微博:重塑“社会关系的总和”——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我写的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是简化描述了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媒介生态,从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角度谈谈微博与社会网络的关系!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1-03/08/content_142350.htm
两会期间,新浪微博等一批微媒体又成为议政问政的热门工具。例如有人大代表会利用微博来征集人大议案,有政协委员对引发误解的提案进行解释、同网友热烈互动。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 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 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度传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同时改变着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
微博是在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融合中呈现的,它融合了媒体、移动通讯、互联网的特性和优势,成为当今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美国的脸谱 (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已经风靡全球,中国也有了开心网和人人网,但微博的出现在中国更具社会意义和媒介特性。微博的流行让我们交 流更方便,理解微博离不开整个全球化、文化系统、媒介生态和社会政治生活。
微博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以光速将信息、思想或时尚传播给每一个人;但微博的传播也会遵循信息传播的基本原则,只是当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思考这 些规则时,我们有了新的理解。微博最具人际传播特点,但也具有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社区传播特点;玩微博的大部分人是受别人影响,受新传播技术 的影响开始的。从人际关系角度讲,微博是社会,微博反映社会现象,是社会网络,要考察社会结构应该从关系的视角去思考。同时微博也是一种传播现象,一种媒 体,一种新媒体,需要考察传播机理和互动机制。
微博也俗称为围脖,博主需要注册和登录,通过粉丝、关注与被关注构成了信息传播关系,在织围脖过程中微博不断演化成一张传播网络、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这 种基于人际传播关系编织的社会网络是不断演化的,具有联接、从属、权力、控制、利益和信任等属性,具有社会政治意义也有商业价值。
从网络层面上来分析,微博传播过程涉及的是关系而不是属性。关系不是一个个体的特征,而是发生在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征。基于社会网络的方法使 我们能有效描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相互作用和影响,洞察传播模式的动态演化。网络分析技术应该成为研究微博人际传播、传播过程和社会结构的有效方法。微博 社会网络,也依赖我们是否能够得到合适的网络表达方式,围脖是我们自己织的,但我们应该知道它长成什么样。
从社会科学角度看——它关注“关系”中的人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微博网络如何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强调微博互动所带来微群特征。关注网络结构对人的互动影 响,这是一种“结构主义”视角的考察;强调权力、控制、利益;把关人、群体动力、强弱链接、小群体,凝聚力,结构洞等现象。网络的拓扑结构影响人的态度和 行为,但网络结构的演化也会影响人们的信息传播机制!不是简单的单向,在演化过程中是互为因果。
从传播角度看,一个高度互动的传播系统已经无法区分来源与受众了。大众传播效果必然通过人际传播才能实现,从一定意义讲,人际传播效果要大于大众传播效 果;信息的创新扩散过程是通过关系散播的,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发现意见领袖,从网络中找到中心节点。这就需要我们考察微博网络的结构和演化。微博每分每 秒都在增长,我们关心的是微博网络的增长方式和增长机制。微博就像是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在不断新陈代谢,微博不断演化增长和具有优先情结,当一个微 博注册进来,他不会随机关注其他人,他一定优先关注与他“心灵距离”最近的人,因此微网不是随机网络,他也不一定会关注与他“欧几里得距离”最近的身边 人,所以微博不是规则网络;看看人气榜你就知道了,明星更容易被关注,围观改变微博,意见领袖或者明星微博就产生了。
中心节点,成为微博复杂的、相互关联世界的基因特性,就是说微博传播网络中存在意见领袖现象,是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现象的基本特性——基因特性。因为满足增 长和优先情结,使得越连接越强大,越强大越被连接。中心节点就是舆论领袖,具有信息利益和社会利益;也会发生富者越富,名可扬名。信息先传到意见领袖身 上,再由他们传给周围的人,这就是二级传播。但是意见领袖的“体力”有限,不同领域和兴趣爱好存在不同的意见领袖,必然形成聚集群组,俗话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这样网络就具有更强的传播力,而群与群之间的传播都是通过弱连接实现的。强关系带来信任,弱关系带来信息,一些微博明星成为中心人物,居于核心 地位,部分人都处于半边缘或边缘。将焦点放在微博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上,透过频繁的互动,我们从其他人身上得到新的信息、知识和价值取向。尤其是 在不确定性因素较高的情况下,我们会参照与我们互动频繁、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的行为,作为自身行为的判断和准则,因此,“和谁交往”决定了我们的角色 和行为方式。
研究表明:当传播网络规模无限增大时,无标度网络(服从幂律分布)的信息扩散临界值趋于零,这意味着即使是很微小的传染源——谣言、小道消息也足以在庞大 的网络中蔓延;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形成了自组织现象,当然也存在着,特别是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可能导致舆情的发生和突变;某些人参与某个话题的讨 论,并非由于他或她对该话题有兴趣,往往受到把他带入该话题讨论的社会网络影响,因此微博个体传播行为,是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网络呈现复杂性的整体行为发 生。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传播的一个固有原则是:传播关系存在于整个社会和日常生活,很少受到传统媒体的约束,可塑性强且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 信息传递即多样又复杂,关键是无法预先设计和感知,导致看到了已经发生了,因此微博更需要群体的智慧。
人在社会天生就需要与人沟通,传播信息,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微博上与他人互动,如何影响他人或受他人影响。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 微博上我们相信什么?为什么会相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与他人互动关系。谣言以及群体恐慌都说明,人们普遍都有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所以在微博上,我 们不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和自省来构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观点,不能盲目从众或人云亦云。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沈浩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