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重在了解,不在预测

最近很多朋友都提到预测问题,尤其是我写了“挖挖双色球”后,很多人都问这样一句话:我们能预测吗?

下面先来说说大道理!

首先,我要说:科学重在了解,不在预测!当我们开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时,下着倾盆大雨,但是过了铁路就是晴空万里。

可以这么说:预测,不是科学的目的,换句话说,预测未来,仅仅是一种收集足够信息的工作,理论上来说,未来已经被过去的事件锁在现在之内,要想寻找到你要的预测,唯一需要的就是知识!关于科学预测的误会,可以看到人们常说:这理论预测…,人们把这句话解释成为“能去预测”,就如未卜先知的预测一样,可是科学只能预测现在。

预测只是路标,不是目标!所以说预测不是目的,了解才是终极目的!预测是用来测试理论的轨迹是否正确,是否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理论的预测是错误的,这显然就指出了必须改变思考途径!所以说,预测是走向了解的路标!

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预测,实际上就是概率,因为任何决策问题最终都是概率问题!对事物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是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声称我们知道所有事物的成因,因为这些成因太多太多了。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有时候被迫要去依赖从现在外推到未来的预测,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其他方法!我们不能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去看后果如何,也不能等到一切可能发生的趋势发生后,才去采取遏止行动。所以说预测在科学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即使是有限的角色,有时候,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预测!

我们现在的知识中,最能让我们感到有安全感的,就是知道我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大自然知道她在做什么,即使我们不能发现,她还是做了。

下面说说我们能够的预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运筹帷幄”这是我们对未来未知事物的心态和豪言壮语。人们总是通过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来试图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预测的本质正在于此。

首先大家应该理解,科学的预测模型要满足:有理性化、有简化、也有无关因素的排除!

吉布斯说:“在任何一个知识领域,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都是发现能够使被研究的事物表现出最大可能的简洁性的结果。”

当然,大部分时候人们更擅长事后解释,或者找寻对自己有力的理论、数据或理由支持自己的“预测”!是不是由于结果已经出现了,这时再“预言”,就能真正客观了呢?

我们用对股市的预测来说说吧,对股市暴跌做出正确的预测,其实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因为这会导致三种可能的后果:

1-如果你预测股市暴跌,但没有人相信预测的内容,而市场当真出现了崩盘。这时候,人们会说,你这是一次孤立的巧合,并没有统计意义。更多的批判是你只发出预警而不能扭转局面,预警又有什么用呢?

2-如果你预测股市暴跌,会有很多人相信了你的预测,结果引发抛售的狂潮,由此导致暴跌。这就是说,预测变成了制造!

3-如果你预测股市暴跌,会有许多投资者相信你的预测,从而采取了谨慎的防范措施,从而使暴跌得以避免。这就是说,预测没有发生,使你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对未来进行预测,可能就会带来改变未来的后果!

当然,我们还是要从技术层面来学好预测技术,后面的博文将介绍一些预测方法和技术!